第四百一十八章:撤职_澳洲崛起录
笔趣阁 > 澳洲崛起录 > 第四百一十八章:撤职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四百一十八章:撤职

  德国让知的传言也并非空穴来风,英法确实有打算在西线组织一场大规模进攻,来缓解东线俄国所遭受到的压力,同时在西线寻找突破口。

  俄国人在东线所遭受的进攻已经证明,德国人从西线调集了相当一部分兵力。

  这也代表着德国在西线的防守一定有薄弱的地方,只要能够突破德国在西线布置下的严密阵地,德国就会忙于两线作战,不攻而自乱。

  西线的阵地战持续到现在,消耗其实也十分巨大。

  虽然德国战略转移确实让英法的压力减,但截止目前,英法联军仍然付出了上百万的伤亡,死亡人数也早已突破40万。

  虽然也给阵地内的德国士兵,创造了数十万的伤亡,这些德国人如同打不死的强一般,愣是没让英法将战线推进一步。

  当然,虽然战线没有推进一步,但英法和德国在兵力,武器装备和资源方面的消耗可不少。

  除了双方大量的人员伤亡之外,还有数以百万计的武器,数以亿计的子弹,数以千万计的炮弹等,全部消耗在了这场攻防战郑

  德国在被切断了大部分海外补给之后,如此高额的消耗根本承受不住,这也是德国如此迫切寻找破局方法的原因的。

  1915年10月11日,星堡的企图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他所率领的军队面临蚊虻和疾病,士兵和战马病伤病死大片,军队的战斗力急剧下降。

  因为战马群的伤病,导致军队在气晴朗的情况下,每也只能移动不到五公里的距离。

  面临着十分糟糕的后勤情况,星堡只能下令停止进攻,让士兵和马匹进行修整。

  更加糟糕的是,因为星堡的肆意妄为,并未参加法金汉所制定的计划,导致法金汉的计划缺少足够的兵力,德国主力军队的进攻也并未成功。

  星堡和鲁登道夫不仅妨碍了围歼华沙地区俄军的计划,他们自以为能成功的计划也并未成功。

  虽然整场战役下来,德国毫无疑问是成功的一方。但德国并未在最好的时机内消灭俄国军队,同盟国面临三线作战,胜利的可能性已经不大。

  如果德国能够乘胜追击,消灭俄国大部分军队,迫使俄国退出战争的话,也许还有可能打赢这场战争。

  但可惜,这也只是如果。现实是,德国军队在俄国所面临的困境比俄国军队还要严重,阵地战能够守住占领的地区就已经相当不容易。

  从十月中旬开始,德国在东线进入全面阵地战防守,再也没有任何计划发动任何一场攻势。

  俄国才得以松了一口气,获得了短暂的喘息时间。

  整场战役的失败,让俄国国内爆发了强烈的震动。虽然之前圣泵堡和莫斯科红场的抗议游行被强行镇压,但整个沙俄全国各地,甚至是大大的城镇和村庄,到处都在进行着比示威游行更加严重的骚乱。

  明面上的俄国看似平静,暗地里的俄国已经沸腾。

  特别是尼古拉二世出动哥萨克骑兵强行镇压骚乱之后,民众们从要求尼古拉二世退位已经变成了要求推翻罗曼诺夫王朝和君主制,从对尼古拉二世的不满已经变成了对整个君主制和沙皇制度,沙皇家族的不满。

  虽然比较平和的抗议示威游行被镇压了下去,但暗地里颠覆国家,推翻王室的行动却越来越多。

  根据巴蒂局长给阿瑟的汇报,几乎在一夜之间,俄国的反动党和革命党数量多了两倍,参加这些革命党和反动党的人数多了三倍。

  哪怕阿瑟提前控制了部分政党,也根本不可能镇压目前俄国的局势。

  简单来,尼古拉二世已经犯了众怒,整个俄国都要推翻皇室,这是任何外力都不能阻止的。

  战争爆发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一年多的时间,这一年多来,俄国的表现在列强中虽然不是最差的,但也绝对排名倒数。

  按道理来,鼎鼎大名的欧洲推土机虽然已经腐朽,工业和经济方面都比不上英法德这样的顶级列强。

  但好歹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不应该面临现在这样惨烈的伤亡。

  但如果联想到在战争中,俄国部分高级指挥官的腐败无能,俄国道路的泥泞不堪,运输车辆的极度匮乏,后勤军官和承包商互相勾结,贪污军费中饱私囊。对于前线急需的物资敷衍了事,甚至克扣后勤物资,连步枪和子弹都要克扣,就会觉得俄国的惨败完全是理所当然。

  根据德国和俄国双方各自的统计来看,德国在果尔利策战役消耗的炮弹数量,足足是俄国的100多倍。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ioitx.com。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ioitx.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